二月二龙抬头,你们知道来历和习俗吗

俗话说正月里不能理发,理发死舅舅,我在想神话故事宝莲灯里,沉香去救他妈妈可以没有这么多艰难,直接理个发就完事了。

二月二龙抬头,三月三生轩辕,这有什么说道

三月三日起始于我国古代人以阴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为“上巳”,旧俗以此日在水边洗濯污垢,祭祀祖先,叫做修禊。魏晋以后,把上巳节固定为三月三日,此后便成了水边饮宴、郊外游春的节日。因此,杜甫的《丽人行》中便有:“三月三日天气新,长安水边多丽人”。

二月二龙抬头和理发有什么来历

薛竟来回答——

“二月二理发”与“正月不剃头”相关,习俗中在腊月理发剃头,有“正月剃头,死舅”的说法,既然正月没有理发,二月二正是回春的好时节,慢慢形成“二月二龙抬头”理发的习俗。

“正月剃头,死舅”的说法其实是谬读,最早的原意是:“正月里不剃头,思旧”。早先在一个问答中解释了此事。

说明朝末年,清军杀进关内,对所统治地区的汉族、回族、蒙古族等民族实行苛政。多尔衮强令施行“剃发令”、“易服令”,也就是让所有人满族发型和服装。各民族进行反抗,但最后皆未成功。暴力镇压各方的反抗,制造出“嘉定三屠”、“扬州十日”的惨案。

后有人请告当局:“正月不剃头,思旧”,多尔衮在暴政后为了稳定人心,便默许治下的百姓“正月不剃头,思旧”,这个民间的“思旧”行动,缓和了当时满汉之间的文化矛盾,对清军最后的稳定统治起到一定的作用。

正月不剃头由此产生,并且形成民俗习惯,延续了几百年。理发行业受此习俗习惯的影响,除夕前便会关门歇业,直到正月过完,农历二月才开张经营业务。一般来说,注重民俗的地方,正月里没有理发师傅,想理发也找不到开门的店。

农历二月二,主要是农耕工作方面的筹备时间(北方),由于中国有三千年的农耕历史,形成的农耕文化中“二月二”是非常重要的日子,大多数北方地区都会进行祭祀祈福活动,民俗中把管水的神为龙,因此就以“龙抬头”祈求龙神带来新一年的风调雨顺。“二月二”的祭祀活动可能始于旧石器时代,那时没有准确历法在某月某日,但春暖时节,正是巫祭时刻。

“二月二龙抬头”前后,在甘肃有非常丰富多彩的民俗祭祀活动,主要以社火形式祈福祭祀。其中,羊皮鼓舞最是具有特色,是古老的民俗民族文化。甘肃有些地方的农业祭祀活动不间断的进行。可持续到清明前后。

【回答完毕】

头条号薛竟原创小说火热连载中,欢迎关注。

二月二龙抬头的寓意

龙抬头(农历二月二),又称春耕节、农事节、青龙节、春龙节等,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。在农耕文化中,“龙抬头”标示着阳气生发,雨水增多,万物生机盎然,春耕由此开始。自古以来人们亦将龙抬头日作为一个祈求风调雨顺、驱邪攘灾、纳祥转运的日子。

太原农历二月二龙抬头有什么习俗

龙抬头,农历二月初二,俗称青龙节,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,它是我国农村的一个传统节日,但不是我国的法定节日。

在太原很多地方,一般来说,过年就是从腊月初八开始,一直到二月二结束。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,因为古代历法与中原地区的农业、天气有很大关系,所以位于古代中央地盘中的太原,一到“龙抬头”到日子,总会有或多或少的降水。这不,这个周六、周日,太原就是这样,湿度很大。

二月二,很多太原人都会去理发,一是整个正月里是忌讳理发的,头发长了一个多月也该修建了;二是“龙抬头”时候理发,寓意好,祈福一年兴起之时的开始。

此时,太原也即将引来24节气中的春分,意味着春天的脚步已经来到,所以很多百姓会吃春饼。

太原这座“龙城”,乃中国盛世唐王朝兴起之地,因为二月二“龙抬头”,更多了一层美好愿景,晋源区作为古太原县城所在地,也会有架子火、闹红火等表演。

二月二,太原各地还一些小乡俗,无论怎么样,都已刻在心田里了。